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
微信端请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即可
发表时间: 2020-12-19 21:00:56
作者: 濮阳市德铭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浏览:
在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时候,传统企业很容易继续在信息化建设中犯过的错误。可是信息化改造不到位顶多是成本浪费,降低内部效率,而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再不懂运营,影响的可是企业的生死存亡。
在看过、经历过很多传统企业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坎坷历程之后,我们发自肺腑地呼吁:如果不具备互联网运营思维,千万别轻易转型产业互联网
01传统企业不懂运营
在传统企业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,其实就已经暴露了问题,只因为用户是内部员工,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我们肯定都经历过,公司上线了一个ERP,或是OA之后,不但没减轻线下工作量,反倒徒增线上工作量。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如何使用暂且不说,使用起来更难:一个常用的功能隐藏在多个层级菜单之后、表单不可以自动关联填充,手填项繁复、审批流程复杂,甚至每个节点还要和审批人沟通后才能审批、甚至可能线上流程走完之后还需要走一套线下流程。
在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时候,传统企业很容易继续这样的错误。既然做信息化建设就很简单,我们做系统就行了,那么转型产业互联网也只要做系统就好了。可是信息化改造不到位顶多是成本浪费,降低内部效率,而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再不懂运营,影响的可是企业的生死存亡。
我们知道对于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很重要,而新时代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是:满足客户需求,实现客户价值最|大化,同时达成持续盈利的解决方案。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互联网世界,如果你不能吸引我的注意,你不能解决我的痛点,那么我不会你身上多停留一秒钟,因为还有很多更好的产品。
还有传统企业客户咨询我们,在系统里加一个这样的功能怎么样?可是为什么想要这么做呢,是因为决策者觉得这个功能好。在互联网时代,不要你觉得,要用户觉得。如果企业还觉得只要我做什么,客户就会用什么,那无异于“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”。
02什么是互联网运营
那么到底什么是运营,什么是互联网运营?对于运营,有很多种说法,有的说运营是连接产品和用户。也有的说:运营是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和资源投入,让一件事儿能够持续良性运转。更简单地形容,如果把一个产品的诞生比喻成一个孩子的降生,那么运营就是把这个孩子养大。
没有运营规划的企业信息化建设,员工只是形式上使用,不能实现发挥它的价值。没有运营思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,不能进入外部用户的视线或者不被接受,就连家门都迈不出去。
有一个很容易被模糊的边界,就是市场和运营,这也是导致传统企业忽视运营的原因之一:市场人员进行推广,用户就知道我的产品了呀!这是传统且封闭的营销思路,就是我要让客户知道我的产品,让客户购买。而互联网时代的运营思维,是让客户和我产生连接,让客户发现自己有这样的需求,而我们又刚好可以满足。
03传统企业如何应用互联网运营
互联网运营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4-1997年,那时候门户网站和BBS们需要维系门户和论坛的用户,于是诞生了互联网最早的两种代表性运营工作:网络编辑和BBS管理员。在1999年,N多社区管理者们甚至还总结出来了所谓:“引导产生兴趣,兴趣催生话题,话题集中讨论,信息聚合用户”的论坛管理四步法。而在2020年的现在,传统企业如果还以自我为中心,那么对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来说实在危险。
传统企业如何学会互联网运营呢?我们从互联网运营工作的三种职位划分入手,理解运营工作到底是在做什么。当今的互联网运营工作被划分为内容运营,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。
内容运营
以新媒体平台为媒介,以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形式为载体,获取用户的关注,对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负责。
活动运营
通过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大大小小的活动,与用户形成互动,在互动的过程中,可以加深用户对品牌的认识,增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,需要根据需求通过活动拉升相关数据。
用户运营
需要对用户分类,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维系,对用户的商业指标负责。
目前互联网运营的工作划分是从消费互联网而来的,对于传统企业转型产业互联网,需要强调的是,还要在平台的规划建设阶段就引入互联网运营思维。
比如小米手机初创期的成功——MIUI用户3年突破1000万,主要来源于用户运营:在手机的设计阶段,小米团队就天天泡在论坛里,收集用户对手机的新需求。用户从只能选择到可以定制,不仅在手机还没生产出来,小米就已经收获了相当的订单量之外,还收获了一批核心KOL米粉。
从另外一个维度,传统企业知道要做转型,可是如何转型,却两眼一抹黑。企业有时候很难做出决策,就是因为对目前的市场信息了解得太少,没办法预测出未来的风口。而健康可持续的市场走向,是需求侧为导向的。做产业互联网,就必须先知道你的用户是谁,他们想要什么,如何做转型也就自然有了答案。
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是企业的双刃剑,企业有机会触达更多用户,但同样用户也在考量众多的产品。而互联网运营是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,这就让运营工作有着无限的发挥空间。对于传统企业,如果想要转型产业互联网,并希望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走得更高更远,一定不要只想着如何做得好,只把目光投在系统建设上,更要去想如何让系统用得好,更要运用好互联网运营思维。